在Raspberry Pi 3B上跑Resin balena容器引擎

物联网正在快速发展,它是智慧设备的高度互联网络,这些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健康跟踪器、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等。到 2020 年,预计有 200 亿个设备将连入网络,这超过 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加起来的数量的两倍。开发人员正在快速开始为 IoT 创建应用程序,而使用容器可在不同方面为他们带来帮助。

容器是一种轻量型的虚拟化方法,开发人员可使用该方法快速、大规模地开发、测试、部署和更新 IoT 应用程序。此前也有许多 Web 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使用虚拟机管理程序(比如 VirtualBox)来运行虚拟机 (VM),在一个跨平台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工作流中虚拟化物理硬件。道理异曲同工,但容器肯定更轻量。

Balena就是这样一个基于“Moby”的轻量级开源容器引擎,可以兼容32位到64位多种ARM架构,精简又轻便。可以跑在树莓派上。

安装也非常简单,一个命令搞定。

curl -sfL https://balena.io/install.sh | sh

不过缺点也是有的,比如没有Swarm集群、插件、云日志、应用层网络、非boltdb支持的商店。当然在IoT场景中,这些特性的需求度不高。

我在树莓派3B上测试了这个容器引擎,感觉还挺方便。

以后balena将在ResinOS里代替Docker,相信其他一些Docker相关的初创公司也会慢慢走上这条道路。恩,我指的是各种基于Moby的容器引擎替代Docker的。

为什么说最适合IoT开发人员的发行版是Ubuntu

一句话前言:本文说的是用来“写”代码的机器,不是主要用来“跑”代码的机器。

适合做开发的桌面系统很多,但适合做IoT开发的并不多。

首先要支持各种硬件驱动和外设,再则要方便安装各种开源或闭源的IDE和插件。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Mac OS X不错啊,Mac OS X是不错,但对应的Macbook实在不合群,一旦要用到USB口或者以太网口什么的……

Windows更适合用来进行Windows IoT版开发,而大部分嵌入式设备跑的是Linux……

好吧,那我们在Linux阵营里找。

此刻的答案可能要多如牛毛了,每个发行版的粉丝们都会讲出自己的理由。但我还是要说出我的选择 —— Ubuntu Desktop。

Eclipse 基金会在2017年四月完成了由 713 位开发者回答的 IoT 开发者那个调查,他们被问到了有关 IoT 编程语言、云平台、IoT 操作系统、消息协议(MQTT, HTTP)、IoT 硬件架构等问题。

当被问及大家在IoT开发时采用的操作系统/Linux发行版时,Raspbian 以 45.5% 的比例遥遥领先,Ubuntu/Ubuntu Core 紧随其后,使用比例达到了 44.0%。

嗯,答案看起来应该是Raspbian才对。

可大家别忘了Raspbian一直是跑在树莓派上的,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技术人员平时用的开发环境。

Ubuntu/Ubuntu Core的官方支持列表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树莓派还是Orange Pi、DragonBoard 410c、Intel NUC……都能跑。

况且市面上很多公司的产品都在基于Ubuntu Core做定制,不管是大疆、Erle Robotics的无人机还是Rigado的IoT网关。

这样一对应,用Ubuntu的桌面来开发Ubuntu IoT这类系统的软件似乎再合适不过。很多包和组件都是配套的,有官方支持。

为各类设备做内核编译等操作的时候,运行Ubuntu Desktop的高性能X86桌面电脑可以快速交叉编译,搞定你需要的组件。不管是Ubuntu系统的,还是Raspbian系统的。

另外,近期开始流行的跨发行版Snappy包管理器,最初就是为Ubuntu系统构建的。其管理的Snap 包可对 App 和 Ubuntu Core 软件本身进行原子级事务性更新。具有沙箱的属性,不可以随意访问外部资源,和系统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并通过设计好的安全策略与其他 Snap 进行交互。这也是 Ubuntu Core 具有极强安全性的原因。

写了半天,突然发现Ubuntu官网已经把18.04 LTS这一“长期支持版”正式上线了。

是的,作为一个IoT开发平台,LTS —— “Long Term Support”也很重要。也许这就是我喜欢用Ubuntu Desktop来写代码的原因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IoT前哨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

Gartner:2018年全球物联网安全支出将达15亿美元

最近Gartner的一项调查发现,近20%的企业组织在过去三年中至少发现过一次基于物联网的攻击。Gartner公司预测,为防范这些威胁,2018年全球物联网安全支出将达到15亿美元,比2017年的12亿美元增长28%。

Gartner研究总监Ruggero Contu表示:”在物联网项目中,企业组织通常无法控制智能连接设备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的来源和性质。我们预计将看到市场对这类工具和服务的需求,旨在改善发现和资产管理、软件和硬件安全评估以及渗透测试。

此外,企业组织将着眼于了解对外部网络连接的影响。这些因素将是预测期内推动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物联网上的安全支出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31亿美元(见表1)。”

表1:全球物联网安全支出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Gartner(2018年3月)

尽管全球支出同比稳步增长,但Gartner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安全性增长的最大抑制因素将是缺乏优先级和实施物联网倡议规划中的安全最佳实践和工具。这将阻碍80%的物联网安全潜在支出。

Contu 解释说:”尽管物联网安全一直被视为主要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物联网安全实施已经在企业单位层面上进行规划、部署和运营,并通过与IT部门的合作确保充分解决受设备影响的IT部分。然而,通过通用架构或者一致的安全策略几乎不存在,厂商产品和服务选择仍然是临时性的,基于设备提供商与合作伙伴的联盟,或者设备增强或者取代的核心系统。”

虽然很多垂直项目已经显现出基本的安全模式,但还没有被编写到策略或者设计模板中,被大家一致采用。因此,业界中针对特定物联网安全组件的技术标准现在才刚刚开始建立,特别是知名的IT安全标准组织、联盟组织和供应商联盟。

缺乏”设计安全”主要是因为缺乏具体且严格的规定。展望未来,Gartner预计这一趋势将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医疗保健和汽车等监管严格的行业。

Gartner预测,到2021年监管合规性将成为物联网安全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些必须遵守旨在改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CIP)的法规和指导的行业,将不得不增强对物联网安全的关注。

Contu说:”人们对通过部署智能连接设备,例如传感器、机器人和远程连接,通常通过云服务来改善运营流程自动化越来越感兴趣。这种被称为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的创新已经影响到部署运营技术(OT)的工业安全性,例如能源、石油和天然气、运输和制造业。”

来源:Gartner